|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小孩肺炎咳嗽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拍背排痰、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肺炎咳嗽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多饮温水帮助稀释痰液。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为干咳,可能伴有发热症状。
2、拍背排痰家长需掌握正确拍背手法,五指并拢呈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黄绿色脓痰,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过敏因素引发的咳嗽常伴喘息,需使用抗组胺药。
4、雾化吸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支气管扩张剂进行雾化治疗。异物吸入导致的咳嗽多为突发性呛咳,需立即就医取出。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呼吸频率和精神状态,保证充足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儿童退热后再次发热可能与水分摄入不足、护理不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液观察、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方式干预。
1、水分摄入不足退热期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液易导致脱水热,建议家长每2小时给予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24小时体温变化。
2、护理不当过早停止物理降温或穿着过厚影响散热,家长需维持室温22-24℃,采用温水擦浴辅助退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
3、细菌感染可能与中耳炎、肺炎等继发感染有关,通常伴随耳痛、咳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4、病毒感染常见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多伴有咽痛、结膜充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并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