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急性肾小球肾炎首发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少尿、肾功能异常。
1、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茶色,由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可伴有尿频尿急,需检测尿红细胞形态明确来源。
2、蛋白尿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且久置不散,因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使蛋白漏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即提示异常。
3、水肿晨起眼睑及颜面部水肿明显,下午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与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相关,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
4、高血压血压短期内显著升高,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补体C3水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高钾食物摄入。
严重肾虚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营养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式改善。肾虚通常由长期劳累、慢性疾病、先天不足、年老体衰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气损耗。冬季注意腰部保暖,节制房事频率。
2、中药调理肾阳虚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温补肾阳;肾阴虚适合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滋补肾阴。中药调理需持续3-6个月。
3、营养干预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山药、枸杞等补肾食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限制盐分摄入。可配合冬虫夏草、海参等药膳调理,但需中医辨证使用。
4、中西医结合严重者需排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器质性疾病。可配合针灸肾俞、命门等穴位,或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温补肾阳。必要时进行肾功能检查评估。
长期肾虚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避免滥用壮阳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循序渐进调理,多数患者经系统治疗可获得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