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中医通过号脉诊断疾病主要依据脉象变化反映气血阴阳状态,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病因病机。
1、气血盛衰脉象强弱可判断气血虚实,如气虚者脉弱无力,血瘀者脉涩不畅,常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药物调理。
2、脏腑功能不同脉位对应特定脏腑,如左关脉候肝,弦脉多提示肝气郁结,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疏肝解郁。
3、病邪性质脉象形态可辨别病邪,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针对风寒表证常用麻黄汤,里热证多用白虎汤。
4、疾病预后脉象变化可预测病情转归,如久病见代脉提示正气衰微,需用人参养荣汤等扶正固本。
号脉诊断需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判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脉诊并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解读脉象。
养胃助消化的中成药主要有保和丸、香砂养胃丸、健胃消食片、枳实导滞丸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保和丸保和丸由山楂、神曲等组成,适用于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具有消食导滞和胃功效。
2、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含木香、砂仁等成分,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胃痛胀满、消化不良,能温中和胃、理气止痛。
3、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片含太子参、陈皮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腹胀,具有健脾消食、促进胃肠蠕动作用。
4、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丸含枳实、大黄等,适用于饮食积滞兼湿热内阻导致的脘腹胀痛、便秘,可消积导滞、清热利湿。
日常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消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