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糖尿病足病可通过控制血糖、伤口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病的主要诱因,需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及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稳定。常用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
2、伤口护理足部溃疡需每日清创消毒,保持创面干燥清洁,使用敷料促进愈合。避免负重行走,选择减压鞋具减少局部压力。
3、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神经性疼痛可选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严重缺血需血管重建术,组织坏死需清创或截肢处理。手术方式包括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穿着透气棉袜与合脚软底鞋,避免烫伤或外伤,定期至内分泌科和血管外科随访。
糖尿病患者并非绝对不能吃甲钴胺,但需谨慎使用。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但糖尿病患者使用需考虑血糖控制、肾功能等因素。
1、血糖波动风险甲钴胺可能影响糖代谢,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血糖升高,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
2、肾功能影响糖尿病肾病常见,甲钴胺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可能蓄积,建议用药前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3、神经病变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但需联合血糖管理,常用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4、药物相互作用甲钴胺与某些降糖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二甲双胍可能降低维生素B12吸收,合并用药时需加强监测。
糖尿病患者使用甲钴胺应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及神经功能评估,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