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糖尿病病人体重下降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饮食摄入不足、胰岛素缺乏、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降糖方案、营养干预、胰岛素替代治疗、甲亢控制等方式改善。
1. 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导致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流失,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需优化降糖方案,如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达格列净等药物。
2. 饮食摄入不足过度限制热量或进食紊乱导致能量负平衡。应制定个体化膳食计划,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3. 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出现胰岛素绝对不足,脂肪分解增加。需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如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
4. 合并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代谢,常见心悸、多汗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体重变化,保证每日适量运动,出现持续消瘦应及时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甲状腺功能。
血糖H1通常提示严重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急性肾损伤、心血管事件等危险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表现为呼吸深快、腹痛、意识模糊,需立即静脉补液并胰岛素治疗。
2、高渗性昏迷血糖超过33.3mmol/L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脱水、嗜睡甚至昏迷,需紧急降糖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3、急性肾损伤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渗透性利尿,可能引发少尿、氮质血症,需监测肾功能并控制血糖。
4、心血管风险血液高渗状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需心电监护并控制血糖下降速度。
出现血糖H1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酮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