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颅骨闭合时间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颅骨闭合时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颅骨一般在出生后12-18个月完全闭合。颅骨闭合时间受遗传、营养状况及个体发育差异影响,闭合过早或过晚均需就医评估。

新生儿颅骨由多块骨片通过纤维组织连接形成缝隙(囟门),前囟呈菱形,后囟呈三角形。前囟通常在6-18个月逐渐闭合,多数婴儿在12个月左右完成闭合过程。后囟较小,约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颅骨缝隙的存在允许大脑快速发育,出生后第一年脑体积可增长至成人的80%。闭合时间略早于或晚于平均值,若无其他异常表现,多属于正常生理变异。日常需注意避免头部受压,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生长曲线。

若前囟在6个月前闭合,可能提示颅缝早闭症,需排查基因异常或代谢疾病。闭合过晚超过24个月,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异常闭合往往伴随头型畸形、发育迟缓、眼球突出等症状。家长发现闭合异常时,应尽早就医进行头颅CT三维重建检查,必要时需神经外科干预。哺乳期母亲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早产儿需按医嘱补充营养素。

建议家长每月检查囟门张力变化,正常未闭合的囟门应平坦或轻微凹陷,避免剧烈摇晃婴儿。日常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晒太阳时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发现头围增长停滞、囟门膨隆或严重凹陷时,立即到儿科或儿童神经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 鼓鼓的 怎么回事

新生儿肚子硬硬的、鼓鼓的可能由生理性胀气、喂养不当、消化不良、便秘、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胀气:新生儿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产生胀气,导致肚子鼓胀。此时可通过轻柔的腹部按摩帮助排气,如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 2、喂养不当: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瓶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引起腹胀。建议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倾斜角度适中,减少空气吸入。 3、消化不良:新生儿消化系统较弱,容易因食物消化不良而产生胀气。母乳喂养的妈妈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腻或易产气的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尝试更换为易消化的奶粉。 4、便秘:新生儿排便不畅可能导致肚子鼓胀。可通过增加喂奶量、适当补充水分或使用婴儿专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5、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肚子硬鼓并伴有呕吐、哭闹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采取胃肠减压、输液或手术治疗。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保持腹部温暖,避免过度包裹。母乳喂养的妈妈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选择低乳糖或部分水解奶粉,减少肠道负担。适当进行被动操或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