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胃炎患者一般建议每1-3年复查一次胃镜,实际间隔需根据胃黏膜病变程度、症状变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合并高危因素等综合评估。
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轻度炎症无肠化生者,可每2-3年复查;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除治疗后1年复查胃镜。
2、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患者需每年检查;局限型萎缩可延长至2年,建议同步进行病理活检监测。
3、伴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瘤变每6-12个月复查;高级别瘤变需立即内镜下治疗,术后3-6个月首次随访。
4、高危人群长期反酸烧心、胃癌家族史或既往胃溃疡者,即使无症状也需每年检查,推荐结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复查。
消化性溃疡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法莫替丁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酸过多导致的溃疡,可能出现头痛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2、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适用于轻度溃疡,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便秘。
3、铋剂枸橼酸铋钾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作用,多用于合并感染的治疗,可能使舌苔变黑。
4、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夜间酸突破现象,偶见转氨酶升高。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用药并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