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八十多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实际数值受基础疾病、测量方式、情绪状态、药物影响等因素调节。
1、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时血压控制需更严格,建议收缩压维持在130毫米汞柱以下,需定期监测并调整降压方案。
2、测量方式测量前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平齐,避免交谈或移动,早晚各测两次取平均值,站立位需额外测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3、情绪状态焦虑或疼痛会导致血压短暂升高,平静状态下复测可排除干扰,长期精神紧张需配合心理疏导。
4、药物影响服用利尿剂可能出现低钾血症,钙拮抗剂可能引发下肢水肿,联合用药时需警惕过度降压导致的跌倒风险。
高龄老人血压管理应个体化,避免剧烈波动,每日定时监测并记录,出现头晕或乏力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纤维蛋白原低于1克每升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可能由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持续偏低,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需定期监测并预防性补充纤维蛋白原制剂。
2、肝脏疾病严重肝病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常伴随皮肤瘀斑、鼻衄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并静脉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3、凝血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大量消耗纤维蛋白原,表现为多部位出血,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因并补充凝血因子。
4、药物影响抗凝药物或溶栓治疗可能造成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需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凝血功能。
日常应注意避免外伤,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出现反复牙龈出血应及时检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