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可能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结核感染、垂体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大剂量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诱发肾上腺危象。
2、自身免疫损伤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抗21-羟化酶抗体有关,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需终身服用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
3、结核感染肾上腺结核可导致肾上腺组织破坏,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联合氟氢可的松替代,监测电解质。
4、垂体病变垂体瘤或席汉综合征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需治疗原发病并补充泼尼松,定期评估靶腺功能。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应激,注意监测血压和血糖变化,按医嘱调整激素剂量,出现恶心呕吐等危象前兆时及时就医。
肾上腺增粗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方案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控制、手术切除、定期随访等。
1、病因治疗肾上腺增粗可能与长期压力、激素紊乱等因素有关,需针对原发病因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基础疾病。
2、药物控制功能性肾上腺增生可遵医嘱使用米托坦、酮康唑、美替拉酮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控制增生进展。
3、手术切除疑似肿瘤或药物无效时可采用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开放肾上腺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根治。
4、定期随访无症状的非功能性增生需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监测增生变化情况。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盐饮食,出现头痛、肥胖等激素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