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血糖17毫摩尔每升属于显著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存在急性并发症风险。
1、血糖分级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诊断为糖尿病,17毫摩尔每升已达危急值范围。
2、短期风险该数值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口渴多尿、呼吸深快、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处理。
3、长期危害持续高血糖会加速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视网膜出血、肾功能损伤、足部溃疡等慢性并发症。
4、应对措施立即检测尿酮体并就医,医生可能调整胰岛素方案或使用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基础-餐时方案。
建议每日监测血糖4-7次,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高糖食物并保持规律运动。
糖尿病白内障主要由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氧化应激损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堆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糖管理、抗氧化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 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导致晶状体内葡萄糖浓度升高,转化为山梨醇后引发渗透压失衡,表现为视物模糊加重。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
2. 渗透压改变山梨醇蓄积使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早期出现屈光改变。建议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运动等方式维持血糖稳定。
3. 氧化应激损伤高血糖状态下自由基生成增加,损伤晶状体蛋白结构,伴随畏光症状。可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使用硫辛酸改善代谢。
4. 糖基化产物堆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使晶状体蛋白交联变性,表现为核性混浊。需定期眼科检查,严重时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控制每日糖分摄入量低于50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帮助血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