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支气管内窥镜检查主要用于检查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病变,常见适应症包括肺部感染、肿瘤、异物取出、不明原因咯血等,检查范围覆盖主支气管至亚段支气管。
1、感染诊断通过直接观察气道黏膜病变并采集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感染病原体,同时能评估炎症范围。
2、肿瘤筛查对中央型肺癌具有确诊价值,可发现早期黏膜异常增生或菜花样新生物,必要时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3、异物处理儿童误吸花生等异物时,可在镜下精准定位并采用冷冻或篮钳取出,避免开胸手术。
4、出血探查针对反复咯血患者,能直接定位支气管扩张或血管畸形的出血点,必要时实施电凝或球囊压迫止血。
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2小时内禁止饮水进食,出现持续胸痛或大量咯血需立即就医。检查过程采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阻塞、遗传因素以及免疫缺陷。
1、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的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发扩张。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
2、支气管阻塞肿瘤、异物或黏液栓长期阻塞支气管,造成远端气道压力增高而扩张。需通过支气管镜解除阻塞,必要时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物。
3、遗传因素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黏液清除功能障碍,易继发支气管扩张。需长期进行气道廓清治疗,配合吸入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改善黏液流动性。
4、免疫缺陷艾滋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免疫异常患者易发生反复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需定期输注免疫球蛋白,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抗菌药物。
建议患者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