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怀孕后盆骨痛可能与激素变化、胎儿压迫、骨盆关节松弛、耻骨联合分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治疗、骨盆带固定、适度运动、药物镇痛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孕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韧带松弛,可能引起骨盆区域牵拉痛,建议通过热敷和改变姿势缓解,无须特殊用药。
2、胎儿压迫随着胎儿体积增大,子宫对骨盆神经和肌肉的压迫加重,表现为坐卧时疼痛明显,可通过侧卧体位和水中运动减轻压力。
3、骨盆关节松弛松弛素分泌增加使骶髂关节活动度增大,可能伴随行走困难,可使用骨盆稳定带支撑,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4、耻骨联合分离耻骨间隙超过10毫米时会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与多胎妊娠或产伤有关,表现为翻身受限,需通过超声确诊后采用骨盆束带固定,疼痛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
建议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用孕妇枕支撑腿部,若出现行走障碍或持续剧痛需及时就诊产科和康复科。
脚崴后48小时内应冷敷,48小时后可热敷。正确处理方式主要有急性期冷敷、恢复期热敷、药物镇痛、固定制动。
1、冷敷:崴脚后48小时内血管破裂出血,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使用冰袋隔毛巾敷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
2、热敷: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15分钟,每日多次。
3、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4、固定制动:严重扭伤需弹性绷带固定或支具保护,避免患肢负重行走,必要时进行X光检查排除骨折。
崴脚后建议抬高患肢,初期避免揉搓按摩,若肿胀持续加重或无法承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