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1、胸痛:胸痛是心肌梗死最早且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持续超过20分钟不缓解。
2、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以突发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伴随胸闷、窒息感,与心肌缺血导致肺淤血有关。
3、恶心呕吐:迷走神经受刺激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4、冷汗: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休克前兆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拨打急救电话。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心肌梗死可通过心脏彩超辅助诊断,但确诊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心脏彩超主要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如室壁运动异常、心室扩大等间接征象。
1、室壁运动异常心脏彩超可检测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多见于左心室前壁、下壁等常见梗死部位。
2、心室结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心室扩大、室壁变薄等结构改变,慢性期可见室壁瘤形成,这些变化可通过彩超显像明确。
3、瓣膜功能评估心肌梗死可能导致乳头肌功能失调,引发二尖瓣反流,彩超可通过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异常,评估瓣膜受损程度。
4、心功能测定彩超可量化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评估心肌整体收缩功能,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心脏彩超作为无创检查手段,需与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心肌梗死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及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