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死亡率高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死亡率高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心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致死风险较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起,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干预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患者,通过药物控制、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等方式,多数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但若未及时就医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因未能获得有效救治而死亡,尤其在偏远地区或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为突出。此外,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持续加重血管病变,增加死亡概率。

冠心病死亡风险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因遗传因素或合并多系统疾病,即使接受治疗仍可能预后不良。少数情况下,突发性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可能引发无先兆的心脏骤停,这类情况死亡率极高。高龄、男性、长期吸烟等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建议冠心病患者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严格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就医。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心脏专项体检,早期发现病变可显著改善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脾胃虚弱吃补脾益肠丸没有效果,如何治疗

脾胃虚弱服用补脾益肠丸无效时,可通过调整饮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用药、物理疗法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改善。脾胃虚弱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炎症或体质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针对性治疗。

1、饮食调整

脾胃虚弱者应选择易消化、温补类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避免生冷油腻。可将生姜切片泡水饮用,有助于温中散寒。日常饮食需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减少胃肠负担。若伴随腹胀,可少量食用陈皮或山楂促进消化。

2、中医调理

需由中医师重新辨证分型,脾阳虚者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湿热内蕴者适合参苓白术散,气滞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汤。针灸选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艾灸神阙穴或脾俞穴,每次15-20分钟,可改善脾胃运化功能。

3、联合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补脾益肠丸可配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或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改善胃肠动力。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进行根治治疗。

4、物理疗法

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15分钟,重点按压天枢、关元等穴位。使用40-45℃热水袋热敷胃脘部,每次20分钟。体质允许者可尝试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通过柔和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5、习惯改善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伤脾。饭后静坐30分钟再活动,忌立即平卧。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冥想或深呼吸缓解压力对胃肠的影响。

脾胃虚弱需长期调养,建议记录每日饮食与症状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更换药物,所有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可食用茯苓粥、芡实煲汤等药膳辅助,适度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逐步恢复脾胃正常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