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胃病是否需要做胃镜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诊断需求,常见适应症包括反复上腹痛、不明原因消瘦、呕血黑便等。
1、症状持续反复上腹痛、烧心或反酸超过4周,胃镜可排查胃炎、胃溃疡等病变,药物治疗无效时更需检查。
2、报警征象出现呕血、黑便、贫血或体重骤降,胃镜能明确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肿瘤等急重症。
3、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者,或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定期胃镜筛查早期病变。
4、疗效评估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治疗后需胃镜复查,确认黏膜愈合情况及是否存在癌变倾向。
普通胃病患者若无危险信号可先尝试药物治疗,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具体检查时机应遵消化内科医生评估。
胃溃疡治愈后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刺激胃黏膜,诱发溃疡复发或加重胃肠损伤,主要影响因素有胃黏膜修复状态、饮酒量、酒精浓度、个体耐受性差异。
1、黏膜修复状态胃溃疡愈合后黏膜仍较脆弱,酒精可能破坏新生组织。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确认黏膜完全修复。
2、饮酒量影响大量饮酒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功能。可选用低度酒并严格限量,单次饮酒不超过50毫升。
3、酒精浓度高度酒对胃部刺激更显著。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牛奶等胃黏膜保护性食物。
4、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存在酒精代谢基因缺陷,更易出现胃部不适。既往有溃疡出血史者应完全戒酒。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U和锌制剂促进黏膜修复。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需立即停酒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