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后如何处理 扭伤后四个处理方法介绍

骨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46次浏览

扭伤后可通过休息制动、冰敷消肿、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四个方法处理。扭伤通常由外力作用导致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引起。

1、休息制动: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关节。踝关节扭伤建议佩戴护踝,膝关节扭伤需使用膝关节固定器。制动时间根据损伤程度决定,轻度扭伤需限制活动3-5天,严重者需专业医师评估。

2、冰敷消肿: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冰敷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渗出,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冰块,面部扭伤冰敷时需避开眼周敏感区域。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从远端向近端螺旋式缠绕,压力需均匀避免过紧。包扎可减少关节腔内出血,维持关节稳定性。手指扭伤可用胶布邻指固定,腕部扭伤建议使用加压护腕。包扎后需观察末梢循环,出现麻木需松解调整。

4、抬高患肢:

将受伤部位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下肢扭伤建议平卧时用枕头垫高30厘米,上肢扭伤可用三角巾悬吊。抬高持续时间应保持每天12小时以上,睡眠时仍需维持抬高姿势。

扭伤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促进结缔组织修复,蛋白质丰富的鱼肉、鸡蛋有助于损伤修复。两周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练习,配合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若72小时后仍持续肿胀或出现皮下瘀斑扩散需及时影像学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