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老了关节疼痛怎么治疗

小儿麻痹症患者老年期关节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关节疼痛可能与肌肉失衡、关节退行性变、骨质疏松、神经源性疼痛、继发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通过热敷或低频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定制矫形支具能矫正下肢力线异常,脉冲射频治疗对神经痛有缓解作用。康复训练需包含股四头肌等核心肌群强化,每日进行30分钟踝泵运动预防挛缩。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使用普瑞巴林胶囊,骨关节炎疼痛可短期用塞来昔布胶囊。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肌肉痉挛时盐酸乙哌立松片可能有效。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严重关节畸形需行胫骨截骨矫形术,髋关节破坏者可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跟腱挛缩患者可能需要跟腱延长术,脊柱侧弯超过40度需脊柱融合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配合6个月以上康复训练。
针灸取穴以足三里、阳陵泉为主,推拿采用滚法放松痉挛肌群。中药熏洗可用桂枝附子汤加减,艾灸适用于寒性疼痛。耳穴压豆选取神门、皮质下等穴位,需持续治疗2-3个疗程。
使用防滑浴室垫预防跌倒,座椅高度需使膝关节呈90度。每日补充600毫克钙剂和800单位维生素D,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3.9。疼痛发作时可用护膝分担负荷,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软枕。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平地步行,避免爬楼梯和蹲起动作。饮食需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2次水疗运动。定期进行骨密度和关节X线检查,疼痛加重时及时到康复医学科就诊。注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变化,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