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潜伏期身体变化有哪些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潜伏期身体变化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等非特异性表现。潜伏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主要与病毒载量、免疫状态、是否接受治疗等因素相关。

1、淋巴结肿大

多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质地坚硬且无压痛,持续3个月以上。

2、反复低热

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无明显诱因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可能伴有夜间盗汗症状。

3、体重下降

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10%,与食欲减退、营养吸收障碍或代谢异常有关。

4、慢性腹泻

每日排便超过3次且持续1个月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可能伴随吸收不良综合征。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并避免高危行为,确诊患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查出来了艾滋病疾控中心会通知吗

疾控中心在确诊艾滋病后通常会通知患者本人,同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

1、通知流程

艾滋病确诊后,检测机构需在规定时限内将结果上报疾控中心,由疾控专业人员通过保密方式通知患者,并提供咨询服务和就医指导。

2、隐私保护

通知过程严格遵循隐私保护原则,不会向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包括家属、工作单位等第三方均不会被告知。

3、接触者追踪

疾控中心可能会询问患者近期密切接触者情况,但不会直接透露患者身份,仅对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提供检测建议。

4、后续管理

确诊后疾控中心会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服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疾病管理。

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确诊后患者应配合疾控中心完成相关防控工作,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