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儿童鼻炎引起耳朵嗡嗡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鼻炎引起耳朵嗡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鼻炎引起耳朵嗡嗡可能与鼻炎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等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儿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水肿可能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中耳通气障碍,出现耳闷、耳鸣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控制过敏反应,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鼻腔。

2、急性鼻窦炎

鼻窦炎发作时脓性分泌物可能经咽鼓管逆流至中耳,引发耳部胀痛及耳鸣。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抗感染治疗,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改善引流。

3、腺样体肥大

长期鼻炎易合并腺样体增生,肥大的腺样体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鼓室负压形成。表现为持续性耳闷、听力下降,需通过鼻咽镜检查确诊。轻症可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中重度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4、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可能影响咽鼓管通气功能。患儿除耳鸣外常伴鼻塞、睡眠打鼾,可通过鼻内镜评估。结构性病变通常需要手术矫正,如鼻中隔成形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

5、气压创伤

擤鼻涕方式不当或潜水等行为可能造成气压骤变,使咽鼓管调节失衡引发耳鸣。建议教会孩子单侧交替擤鼻,避免用力过猛。急性期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等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必要时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缓解水肿。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避免二手烟刺激,指导儿童正确擤鼻涕(先压住一侧鼻孔轻擤)。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耳鸣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听力下降、耳痛,应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气短咳嗽是什么原因

气短咳嗽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功能不全、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环境改善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炎症,引发咳嗽和气短。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500mg每日三次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75mg每日两次,同时多休息、保持水分摄入。 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短、咳嗽和喘息。治疗包括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200μg每日两次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50μg每日两次,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常伴有气短和慢性咳嗽。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18μg每日一次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戒烟和进行肺康复训练。 4、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肺部充血,引发气短和咳嗽。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40mg每日一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50mg每日两次,限制盐分摄入和适度运动。 5、环境刺激:空气污染、烟雾、粉尘等环境刺激物可能引发气短和咳嗽。改善措施包括使用空气净化器、佩戴口罩、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 气短咳嗽的日常护理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同时定期监测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