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被乙肝病人使用过的针头扎伤后,需立即采取局部处理、暴露后评估、免疫预防及医学观察等措施。可能的风险包括病毒暴露、伤口感染、免疫应答不足及潜伏期监测。
1、局部处理: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排出血液,用流动水和肥皂液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无须包扎开放性伤口,避免病毒局部残留。
2、暴露后评估:需在24小时内检测伤者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或未接种疫苗,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评估针头污染物病毒载量。
3、免疫预防: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者需补种疫苗,已接种者需检测抗体应答。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剂进行暴露后阻断。
4、医学观察:暴露后6个月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期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高危暴露者可考虑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预防。
建议暴露后72小时内完成预防处置,期间避免献血或体液接触。日常工作中应规范使用安全针具,操作后立即处置锐器。
婴儿起风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穿着透气衣物、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方式缓解。风疹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后及时擦干水分,减少细菌滋生概率。
2、避免抓挠家长需给婴儿修剪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疹引发感染。瘙痒明显时可轻拍皮肤缓解。
3、穿着透气衣物选择纯棉宽松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刺激。室内保持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
4、使用外用药物皮疹红肿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过敏。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忌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皮疹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