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乙型流感症状一般持续5-7天,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早期表现发病初期以突发高热、寒战为主,体温可达39-40℃,伴随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
2、进展期症状病程第2-3天出现干咳、咽痛、鼻塞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
3、恢复期特点发热多在3-5天消退,咳嗽和乏力可能持续1-2周,婴幼儿及老年人恢复较慢。
4、并发症预警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或高热不退超过5天,需警惕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能。
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水休息,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出现气促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
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护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疫苗免疫反应、合并感染、个体差异、体温调节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方法。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小儿退热栓等剂型。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观察护理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补充适量温水,保持环境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及时就医发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皮疹、呕吐时,可能与疫苗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若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可冷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