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肾结石碎石后需手术的情况通常属于复杂病例,手术必要性取决于结石残留大小、位置及并发症风险。
1、残留结石梗阻碎石后较大残石可能阻塞输尿管,引发肾积水或感染。需通过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
2、继发尿路感染结石碎片滞留易滋生细菌,导致发热、脓尿等症状。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常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联合钬激光碎石。
3、解剖结构异常合并肾盂输尿管狭窄等畸形时,需同期行内切开成形术。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存在支架相关不适可能。
4、出血风险控制既往有出血倾向者术中可能需输血,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术后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及尿液颜色。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判断结石成分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常用方法有结石成分分析、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结石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或X射线衍射对排出的结石进行成分检测,可明确结石类型如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
2、尿液检查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可评估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排泄量,辅助判断结石形成原因。
3、血液检查检测血钙、血尿酸等指标,有助于鉴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结石。
4、影像学检查CT扫描能显示结石密度差异,X线平片可区分含钙结石与非钙结石,超声检查可评估结石位置和大小。
建议结石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结石成分后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同时注意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