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两岁半儿童误服降压药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呼吸抑制,需立即就医处理。常见降压药类型有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1、低血压风险降压药会直接降低血压,儿童误服后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低血压表现,需紧急监测血压并静脉补液。
2、心脏传导异常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可能导致心率显著下降,出现心跳过缓或传导阻滞,需心电图监测并使用阿托品等药物拮抗。
3、中枢神经抑制部分降压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引发嗜睡、意识模糊,严重时导致昏迷,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准备呼吸支持。
4、代谢紊乱利尿类降压药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表现为肌无力或心律失常,需检测血钾血钠水平并针对性纠正。
家长发现误服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包装就医,切勿催吐,就医前可让孩子饮用适量牛奶或清水稀释药物。医疗机构会根据药物种类选择洗胃、活性炭吸附或血液净化等处理方案。
心肌肥大的症状主要包括活动后气促、胸闷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其危害可能涉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1、早期表现:活动后气促是常见早期症状,因心肌舒张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轻度体力活动即可诱发,建议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
2、进展期症状:胸闷胸痛多与心肌缺血相关,肥厚心肌压迫冠状动脉或需氧量增加所致,可通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解症状。
3、终末期表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左心衰竭,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需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前负荷并抬高床头睡眠。
4、继发损害:下肢水肿反映右心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渗出,除利尿治疗外需评估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出现晕厥或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