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主要有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和心理支持。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1、胰岛素替代治疗

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是核心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根据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可采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2、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指尖血糖检测结合使用,可全面反映血糖变化趋势。监测频率根据治疗方案调整,通常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需检测。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能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帮助优化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波动幅度。

3、饮食管理

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均衡。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合理分配三餐及加餐的碳水化合物比例。需注意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与餐后血糖峰值的匹配,避免进食高脂食物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导致的延迟性高血糖。

4、运动干预

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需检测血糖,低于5.6mmol/L应补充碳水化合物。高强度运动可能引起迟发性低血糖,需在运动后24小时内加强血糖监测。抗阻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量,但需调整胰岛素剂量预防低血糖。

5、心理支持

疾病适应期需关注抑郁焦虑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治疗依从性。糖尿病教育课程帮助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和低血糖处理。建立医患共同决策模式,鼓励家庭参与日常管理,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随访和指导。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包含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的多学科管理团队。每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烟草,足部检查预防溃疡。外出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和糖尿病识别卡,定期筛查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妊娠期需强化血糖控制,儿童患者应注意生长发育监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管分为哪三层

血管壁由内向外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各层结构及功能存在差异。

1、内膜:

内膜是血管壁最内层结构,由单层内皮细胞及其下方的基膜构成。内皮细胞表面光滑可减少血流阻力,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调节物质交换。基膜由胶原蛋白和糖蛋白组成,为内皮细胞提供支撑。内膜损伤可能诱发血小板黏附,导致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

2、中膜:

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组成,其厚度因血管类型而异。动脉中膜较厚,含有大量环状排列的平滑肌,通过收缩舒张调节血管口径和血压。弹性纤维赋予血管韧性,使大动脉在心脏射血时扩张缓冲压力,舒张期弹性回缩维持血流持续流动。

3、外膜:

外膜为结缔组织层,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与周围组织相连起固定作用。大血管外膜含有滋养血管和神经末梢,为血管壁提供营养并参与血管舒缩。外膜炎症可能引发血管炎性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常累及主动脉外膜。

保持血管健康需均衡饮食,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管弹性检查。若出现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等血管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