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硬膜穿刺后头痛、硬膜外血肿或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及时识别与处理。通过术前评估、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硬膜穿刺后头痛:
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如果硬膜意外被穿刺,脑脊液可能从穿刺口外漏,导致颅内压力变化,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剧烈头痛,通常在坐立或站立时加重。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年轻人、瘦弱患者或术中技术难度较大时。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增加脑脊液生成,必要时进行“硬膜外血贴”Epidural Blood Patch,通过注射自体血液封闭穿刺口,迅速缓解症状。
2、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麻醉虽然安全,但偶尔可能因血管损伤导致硬膜外血肿。这可能会对脊髓或神经压迫,表现为术后下肢逐渐出现疼痛、麻木或瘫痪。高风险人群通常包括有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药物或有严重脊柱解剖异常的患者。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术前凝血功能评估,避免在高风险情况下进行麻醉操作。一旦出现血肿且症状加重,应尽早进行影像学诊断如MRI,严重者需外科清除血肿以减轻神经压迫。
3、感染:
硬膜外麻醉相关感染可能在穿刺部位局限,也可能扩散至硬膜外腔或脊髓,导致脓肿或脑膜炎。症状包括高热、穿刺区域红肿疼痛,脊髓受损则可能出现神经症状。为了预防感染,医生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手部消毒、使用无菌穿刺针和清洁皮肤。如果确诊感染,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必要时手术引流。
硬膜外麻醉虽伴有一定风险,但通过术前评估与术中规范操作,大部分并发症是可以有效预防的。若术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及时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