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牙齿根部有凹槽可能由牙釉质发育不全、长期机械磨损、龋齿、酸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修复、脱敏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1. 牙釉质发育不全先天因素导致牙釉质结构薄弱,表现为牙齿表面不规则凹陷。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严重者可选择树脂充填修复。
2. 长期机械磨损横向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造成楔状缺损,典型特征为牙龈缘呈V型凹槽。需改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缺损较深时需进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3. 龋齿根面龋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与牙周退缩后牙骨质暴露有关。病变区呈褐色软化,可能伴有冷热敏感。需清除腐质后使用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
4. 酸蚀症长期接触酸性物质导致牙体溶解,常见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或频繁饮用碳酸饮料者。建议使用抗酸牙膏,重度缺损需行全冠修复。
日常应减少酸性食物摄入,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时需及时就诊。
牙龈肿痛引起半边脸肿可通过冷敷消肿、抗生素治疗、口腔清洁、切开引流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颌面部间隙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冷敷消肿早期用冰袋间断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渗出。避免热敷导致感染扩散。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可能与厌氧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有关,常伴随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3、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4-6次。食物残渣堆积会加重感染,需使用牙线清理患牙邻面。
4、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需由口腔科医生切开排脓。多与根尖周化脓性炎症有关,可能出现跳痛及波动感,术后需放置引流条。
建议选择软质食物避免患侧咀嚼,肿胀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高热需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禁止自行挤压肿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