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血糖持续在10毫摩尔每升以上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等方式控制。高血糖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高糖饮料和甜点。
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
3、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口服降糖药可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口服药效果不佳或1型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监测血糖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趋势。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方案,及时就医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和肾功能评估。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重点控制血糖波动,主要原则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均衡蛋白质与脂肪比例、定时定量进餐。
1、控制碳水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避免精制糖和甜食,每餐搭配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
2、低升糖食物选择西蓝花、菠菜等非淀粉类蔬菜,苹果、梨等低糖水果,搭配坚果或乳制品降低混合餐后血糖峰值。
3、蛋白搭配每餐摄入适量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烹调时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避免油炸食品和肥肉摄入。
4、规律进食采用三餐两点制,两餐间隔不超过5小时,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或少量坚果,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引发低血糖。
建议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变化,根据血糖谱调整饮食结构,合并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