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哪种心脏病会引起失眠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哪种心脏病会引起失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引起失眠的心脏病主要有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和高血压性心脏病。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或心理状态导致睡眠障碍,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病因。

1、心律失常

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干扰睡眠。房颤患者因心悸、胸闷等症状夜间易惊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能因脑供血不足导致频繁觉醒。典型表现为入睡困难伴心前区不适,动态心电图可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

2、冠心病

心肌缺血引发的夜间心绞痛是常见诱因,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患者多在凌晨因胸痛惊醒,伴冷汗和恐惧感。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程度。除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外,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改善预后。

3、心力衰竭

左心衰患者平卧时肺淤血加重,引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右心衰导致的肝淤血也会通过牵张反射影响睡眠。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可减轻症状,但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加重失眠。

4、心脏神经官能症

功能性心脏不适与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常主诉失眠伴心慌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谷维素片联合心理疏导可改善症状,避免过度依赖艾司唑仑片等镇静药物。

5、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时可能诱发胸闷憋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需规律服用,监测晨峰血压现象。

心脏病患者改善睡眠需从病因治疗入手,睡前避免剧烈活动和兴奋性饮料,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黑暗。建议采用30°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定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睡眠质量。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明显日间功能障碍,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联合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压低压都低吃什么能改善

低压高压都低可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调整作息、心理调节、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低血压可能由营养不良、长期久坐、睡眠不足、心理压力、疾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盐分摄入,如食用咸菜、酱油等,有助于提升血压。同时补充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改善贫血引起的低血压。避免空腹过久,可少量多餐,保持血糖稳定。 2、适当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天30分钟,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突然站立或剧烈运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午休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卧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4、心理调节: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医疗干预:低血压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米多君片5mg每日两次,或阿米福林片10mg每日三次。严重者可考虑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低血压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奶制品、新鲜蔬果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