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牙龈上长了个肉疙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牙龈上长肉疙瘩可能与萌牙期牙龈肿胀、外伤刺激、牙龈炎、根尖周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根管治疗等方式处理。

1. 萌牙期肿胀

乳牙或恒牙萌出时可能挤压牙龈形成肉疙瘩,表现为局部轻微红肿。建议家长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牙龈,避免挤压刺激,通常牙齿萌出后自行消退。

2. 外伤刺激

咬硬物或刷牙不当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增生。家长需检查孩子口腔习惯,改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尖锐食物,若持续增大需口腔科检查。

3. 牙龈炎

口腔卫生不良引发炎症时,牙龈可能出现红色柔软肿物。家长需加强孩子刷牙监督,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4. 根尖周炎

龋齿继发感染可能形成根尖肉芽肿,伴随牙齿叩痛。需拍摄牙片确认,通过根管治疗清除病灶,必要时配合甲硝唑片或阿奇霉素颗粒控制感染。

日常注意孩子口腔卫生,定期检查乳牙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疙瘩增大时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晚上开小夜灯对孩子有影响吗

晚上开小夜灯可能对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产生轻微影响,主要与褪黑素分泌抑制、昼夜节律紊乱、视力发育干扰、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

1、褪黑素抑制

夜间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家长选择暖光小夜灯并远离床头,避免影响孩子深度睡眠。长期褪黑素不足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2、生物钟紊乱

持续光照可能干扰昼夜节律调节,家长需固定熄灯时间,3岁以上儿童可尝试逐步过渡到无灯环境。生物钟紊乱可能导致白天嗜睡。

3、视力发育

2岁前婴幼儿视网膜对光敏感,家长应选择亮度低于10勒克斯的红色小夜灯。异常光暴露可能增加近视概率。

4、心理依赖

部分儿童会产生光线依赖,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缓解黑暗恐惧。持续依赖可能影响独立入睡能力。

建议选择可调光小夜灯,睡前1小时调至最低亮度,定期评估孩子对光线的适应情况,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