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内踝骨折可通过运动防护、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定期检查等方式预防。踝关节稳定性与日常活动习惯密切相关,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措施。
1、运动防护运动时穿戴专业护踝装备,避免跳跃落地时足部内翻。篮球、羽毛球等高风险运动前需充分热身,加强踝周肌群力量训练。
2、环境调整居家移除地面障碍物,浴室铺设防滑垫。中老年人外出选择防滑鞋具,雨雪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营养补充每日摄入足量钙质与维生素D,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毫克。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均为优质钙源。
4、定期检查骨质疏松患者每1-2年进行骨密度检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评估周围神经功能。存在平衡障碍者应进行步态训练。
保持适度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运动,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
老人脚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建议减少负重活动,选择足弓支撑鞋垫,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2、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可能与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建议控制体重,避免硬底鞋,可遵医嘱使用依托考昔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
3、跟腱炎跟腱炎可能与运动损伤、反复牵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跟腱肿胀。建议停止剧烈运动,采用冰敷缓解,可遵医嘱使用酮洛芬凝胶、美洛昔康片、醋氯芬酸肠溶片等药物。
4、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可能与高尿酸血症、饮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痛。建议低嘌呤饮食,限制海鲜摄入,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
老人应选择软底缓冲鞋,每日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骨质疏松或应力性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