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内,理想范围为7.8-10毫摩尔/升,具体目标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
1、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辅助诊断糖尿病,7.8-11.0毫摩尔/升属于糖耐量异常。
2、监测意义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及饮食控制效果,是调整降糖方案的重要依据。
3、影响因素与进食量、食物升糖指数、药物时效、运动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4、控制策略需综合饮食分餐制、餐后运动、药物精准调控等多维度干预。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曲线,在医生指导下动态调整降糖方案,同时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
若出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可以适量吃苹果、蓝莓、柚子、猕猴桃等水果,也可以遵医嘱吃二甲双胍、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格列美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苹果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果胶,有助于稳定血糖和血压,建议选择酸甜适中的品种。
2、蓝莓蓝莓含花青素和抗氧化物质,对改善血管弹性有益,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颗以内。
3、柚子柚子维生素C含量高且升糖指数低,注意避免与降压药同服可能影响药效。
4、猕猴桃猕猴桃含铬元素可辅助调节糖代谢,建议选择成熟度适中的果实。
二、药物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基础用药,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乳酸酸中毒。
2、卡托普利卡托普利属ACEI类降压药,可能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需注意观察。
3、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用于调节血脂,服用期间须定期检查肝功能。
4、格列美脲格列美脲属磺脲类降糖药,需警惕低血糖反应发生。
选择低升糖指数水果并控制单次摄入量,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变化,药物调整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