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降低可能由药物过量、体位性低血压、脱水、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需警惕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1、药物过量降压药物使用过量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常见于联合用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时。需立即监测血压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使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短效降压药。
2、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必要时穿戴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
3、脱水腹泻、高热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血压下降。应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监测尿量变化,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4、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会导致泵血功能下降,表现为血压骤降伴胸痛、心悸。需紧急心电图检查,可能需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规律监测血压,避免空腹服用降压药,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时需平卧并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心血管科就诊。
ACEI和ARB是两类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等。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心衰等患者。
1、ACEI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Ⅱ,减少血管收缩,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可能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
2、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降压效果平稳,常用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较少引发干咳。
3、适用人群两类药物特别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患者,可延缓靶器官损害,但妊娠期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4、联合用药ACEI与ARB通常不联用,但可与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增强降压效果,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高血压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配合低盐饮食及规律运动可优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