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介入手段,通过植入支架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以恢复血流。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在X线引导下将球囊和支架送至病变部位。球囊扩张后支架永久性支撑血管壁,金属支架表面可能覆盖药物涂层以抑制内膜增生。手术时间通常为30-90分钟,术后需住院观察1-3天。常见支架类型包括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后者可降低再狭窄概率但需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术前需完善冠脉造影评估病变程度,术中可能使用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优化支架放置。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循序渐进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运动强度以不引发胸闷气促为宜。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牙龈异常出血或黑便时应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支架通畅情况,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支架植入后多数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但需终身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停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脏停搏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心脏停搏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停搏的常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诱发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患者通常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并尽快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迅速进展为心脏停搏。这类情况常见于心肌病患者、长QT综合征患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前兆等症状。治疗需立即电除颤,后续可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脏电活动,导致心脏停搏。低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腹胀等症状;高钾血症患者可能感觉口周麻木。治疗需根据具体电解质紊乱情况静脉补充或清除钾离子,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4、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等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发心脏停搏。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异常、恶心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解毒剂,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心脏结构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疾病可增加心脏停搏风险。患者可能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避免剧烈运动,部分患者需要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

预防心脏停搏需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有心脏疾病家族史者应进行心脏专科评估。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维持规律作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