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吸烟会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吗

|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吸烟会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吸烟可能会引发颅内血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加重。因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禁止吸烟。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由高血压、外伤、动脉瘤等因素所引起。发病非常急,患者应当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如果存在颅内压升高,可脱水降颅压,通过相关检查后,可使用介入手术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在恢复期患者的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如果存在意识不清,应当鼻饲饮食或静脉营养。病情逐渐稳定后,应当加强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训练,还可配合使用针灸、按摩等理疗方法,促进身体的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哪个年龄段易患帕金森

帕金森病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50岁前发病概率较低,40岁以下发病者较为罕见。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毒素、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

60岁以上是帕金森病的高发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退化,导致脑内多巴胺水平下降,引发运动功能障碍。这类患者通常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单侧手指轻微震颤或动作变慢,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累及双侧肢体,并伴随步态不稳、平衡障碍等表现。70-80岁人群的发病率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认知功能下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0-60岁属于帕金森病的早发型阶段,这类患者多有家族遗传倾向或长期接触农药等神经毒素史。相较于老年患者,早发型帕金森病进展相对缓慢,但对左旋多巴类药物更敏感,易出现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部分病例可能伴随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需要综合干预。

40岁以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占比不足5%,多与基因突变直接相关,如Parkin、PINK1等基因缺陷。这类患者症状不典型,早期易被误诊为肌张力障碍或原发性震颤,需通过基因检测和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确诊。青少年型患者病程长,药物副作用更明显,部分需早期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帕金森病的预防需从中年期开始关注,避免长期接触重金属和有机溶剂,保持规律锻炼如太极拳、游泳等协调性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色蔬菜,控制红肉摄入。出现动作迟缓或持续震颤时应尽早就诊神经内科,通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等专业评估明确诊断。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