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双肺结核伴空洞形成是指两侧肺部均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出现肺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的病理改变,属于肺结核的进展期表现。
1、病因机制结核杆菌感染导致肺部干酪样坏死,坏死物质液化后与支气管相通形成空洞,空洞壁由三层结构组成。
2、典型症状表现为长期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空洞形成后可能出现大量脓痰,痰中易检出结核杆菌。
3、影像特征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透亮区伴厚壁,周围常见浸润影、纤维条索及钙化灶等继发改变。
4、治疗原则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通常不少于6个月。
患者应保持充足营养,适当隔离避免传染,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评估空洞闭合情况,出现大咯血需立即就医。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肝脏炎症表现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主要有无症状携带、免疫耐受期携带、非活动性携带三种类型。
1、无症状携带病毒复制活跃度低,肝脏未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多数人终身不发病,但仍具有传染性,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2、免疫耐受期常见于婴幼儿期感染者,免疫系统未识别病毒,表现为高病毒载量但肝功能正常,随年龄增长可能进入免疫清除期。
3、非活动性携带既往感染后病毒复制受抑制,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DNA检测不到或低水平,肝脏炎症轻微,仍有复发可能。
4、携带者管理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及肝脏超声,出现转氨酶升高或肝硬化迹象需抗病毒治疗。
建议携带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日常接触不传播病毒,但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