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经期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排瘀血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经期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排瘀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经期按摩三阴交、血海、关元、太冲等穴位有助于促进瘀血排出,但需注意力度轻柔并避开腹部重压。

1、三阴交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缓解经血不畅。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2、血海

屈膝时髌骨内上缘2寸处,按压能活血调经,改善血瘀型痛经。建议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

3、关元

脐下3寸处,温和刺激可温养冲任二脉,促进子宫收缩排瘀。月经量多者应避免过度刺激该穴。

4、太冲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疏肝理气,减轻经期情绪波动导致的经血淤滞。按压时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前后可饮用红糖姜茶暖宫,避免空腹操作,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出血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胎盘覆盖宫颈口会有危险吗

胎盘覆盖宫颈口多数情况下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前置胎盘、产前出血、胎儿缺氧、分娩困难等并发症。

1、前置胎盘

胎盘完全或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妊娠中晚期易发生无痛性阴道出血,需通过超声确诊并严格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

2、产前出血

胎盘边缘血管破裂或剥离会引起突发性出血,出血量多时需紧急输血,并提前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3、胎儿缺氧

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需定期胎心监护,出现胎儿窘迫时需立即吸氧并提前分娩。

4、分娩困难

自然分娩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通常建议孕38周左右择期剖宫产,术中需备血并做好抢救准备。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每周监测胎盘位置变化,出现阴道流血或宫缩需立即住院观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