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经期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排瘀血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经期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排瘀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经期按摩三阴交、血海、关元、太冲等穴位有助于促进瘀血排出,但需注意力度轻柔并避开腹部重压。

1、三阴交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缓解经血不畅。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2、血海

屈膝时髌骨内上缘2寸处,按压能活血调经,改善血瘀型痛经。建议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

3、关元

脐下3寸处,温和刺激可温养冲任二脉,促进子宫收缩排瘀。月经量多者应避免过度刺激该穴。

4、太冲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疏肝理气,减轻经期情绪波动导致的经血淤滞。按压时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前后可饮用红糖姜茶暖宫,避免空腹操作,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出血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22岁卵巢早衰怎么回事

22岁卵巢早衰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疾病、医源性损伤、环境毒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免疫调节、生活方式干预、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卵泡储备不足,建议家长关注家族病史,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病因,治疗需结合雌激素补充剂如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等。

2、自身免疫疾病:

甲状腺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攻击卵巢组织,伴随脱发或关节痛等症状,需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配合坤泰胶囊调理。

3、医源性损伤:

盆腔放疗或卵巢手术直接破坏卵泡,表现为月经突然停止,可通过冻存卵子保留生育能力,使用克龄蒙等复合激素药物维持生理功能。

4、环境毒素:

长期接触苯等化学物质会加速卵泡凋亡,可能出现潮热盗汗,需脱离污染环境并补充DHEA,配合雌二醇凝胶外用。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监测骨密度及激素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