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小儿脐疝可通过腹带压迫、体位调整、疝气贴敷、手术修补等方式治疗。脐疝通常由腹壁发育不全、腹压增高等原因引起。
1、腹带压迫使用弹性腹带局部加压可促进脐环闭合,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疝囊。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尺寸,避免皮肤受压损伤。
2、体位调整减少哭闹、咳嗽等腹压增高行为,保持仰卧位时轻按疝囊还纳。家长需注意观察疝囊颜色变化,出现红肿需立即就医。
3、疝气贴敷中药疝气贴含丁香、吴茱萸等成分,通过穴位刺激促进组织修复。使用前需清洁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应停用。
4、手术修补对于4岁以上未自愈或发生嵌顿者,可采用脐疝修补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缝合术和腹腔镜修补术两种。
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喂养防止便秘,2岁前多数脐疝可自愈,家长应定期复查监测疝环变化。
排尿后仍有尿意可能由膀胱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整、行为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膀胱炎细菌感染导致膀胱黏膜敏感,表现为尿频尿急伴排尿灼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三金片等药物,配合多饮水冲刷尿道。
2、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压迫尿道致排尿不畅,可能伴随尿线变细。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癃闭舒胶囊等药物,严重者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3、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尿急感,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有关。建议进行膀胱训练,必要时使用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托特罗定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
4、尿道狭窄外伤或炎症导致尿道管腔变窄,排尿后残留尿液刺激产生尿意。轻度可通过尿道扩张改善,重度需行尿道成形术。
日常应避免憋尿,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会阴清洁。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发热,需立即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