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胃肠炎与肠胃炎是同一疾病的两种表述方式,均指胃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医学规范术语为胃肠炎,主要涉及胃和小肠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1、术语差异:肠胃炎为民间俗称,胃肠炎是医学标准名称,两者无本质区别,均描述消化系统炎症。
2、解剖范围:病变可累及胃部(胃炎)或肠道(肠炎),多数情况下炎症同时存在,故统称胃肠炎。
3、病因共性: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是常见诱因,临床表现均为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诊疗规范:无论使用哪种表述,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完全相同,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确定具体干预措施。
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脱水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与手部清洁可降低发病风险。
胃镜能检查胃炎、胃溃疡、胃癌、食管炎等疾病,排查范围涵盖炎症、溃疡、肿瘤等上消化道病变。
1、胃炎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程度,区分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同时可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
2、胃溃疡胃镜能清晰显示溃疡位置、大小及深度,鉴别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必要时可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胃癌胃镜是早期胃癌筛查金标准,可发现微小病灶,结合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4、食管炎胃镜能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检查食管裂孔疝等结构异常,排除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避免剧烈运动,发现可疑病变应及时进行病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