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糖尿病人拉肚子可能由血糖波动、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自主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长期腹泻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和酮症酸中毒风险。
1. 血糖波动高血糖导致渗透性腹泻,需调整降糖方案,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2. 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胃肠轻瘫引发腹泻,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3. 肠道感染免疫力下降易合并感染性腹泻,表现为发热伴水样便,需化验粪便后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或诺氟沙星胶囊。
4. 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导致顽固性腹泻,可尝试甲钴胺片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同时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时应每日监测血糖和尿酮体,补充淡盐水防止脱水,若持续2天未缓解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血糖高需注意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管理和定期监测四个方面。
1、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如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和瘦肉。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药物管理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常见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胰岛素,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定期监测定期检测血糖水平,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血糖和并发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