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肾结石1.8厘米属于较大结石,通常建议积极干预治疗。结石大小与梗阻风险、感染概率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1、梗阻风险:1.8厘米结石易卡压在输尿管狭窄处,导致肾积水,可能引发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
2、感染概率:大结石易滋生细菌,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表现为发热、脓尿。需在碎石前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肾功能影响:长期梗阻可能造成肾皮质变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定期检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必要时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保护肾功能。
4、治疗选择:超过1.5厘米的结石通常不适合药物排石,可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方式,具体方案需结合结石位置和肾功能评估。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增大,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术后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复发情况。
结石超声波检查通常需要根据结石位置选择对应体表投影区域,主要检查部位有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区域,具体定位需由医生结合影像学判断。
1、肾脏区域肾结石检查需将超声探头置于腰部第12肋下方,覆盖肾区前后壁,可显示肾盂、肾盏内结石回声。
2、输尿管区域输尿管结石需沿输尿管走行扫查,重点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跨髂血管处及膀胱入口三个生理狭窄部位。
3、膀胱区域膀胱结石检查要求患者憋尿后,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斜向扫查,可清晰显示膀胱内强回声团及声影。
4、特殊部位异位结石如前列腺结石需经会阴或直肠扫查,胆道系统结石则需对应肝胆超声检查体位。
检查前建议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检查时配合医生调整体位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