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脂肪肝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主要调整方式包括低脂饮食、戒酒、控制精制糖摄入和均衡营养搭配。
1、低脂饮食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烹调选用植物油,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
2、严格戒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代谢功能,加重脂肪沉积,所有含酒精饮品均应禁止摄入。
3、控糖限糖减少精制糖和含糖饮料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主食如糙米、燕麦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4、蛋白均衡每日摄入适量鱼虾、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合并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总量。
建议配合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重度脂肪肝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营养治疗。
肝功能检查主要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用于评估肝脏代谢、合成及损伤情况。
1、转氨酶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可评估胆汁排泄功能,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或溶血性疾病,间接胆红素升高多与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有关。
3、蛋白指标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球蛋白异常升高需警惕自身免疫性肝病。
4、其他指标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异常常见于胆汁淤积,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可能提示肝功能储备不足。
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长期服药者应提前告知医生,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