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中医治疗肾结石对部分患者有效,主要方法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气、排石通淋等。实际效果与结石大小、位置及个体差异有关。
1、清热利湿针对湿热蕴结型结石,常用金钱草、海金沙等中药配伍,可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但超过6毫米的结石需结合体外碎石。
2、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患者,丹参、桃仁等药物能改善肾区胀痛,需配合超声监测结石移动情况。
3、补肾益气对反复发作的虚证患者,黄芪、杜仲可调节代谢功能,预防新结石形成,需持续用药2-3个月。
4、排石通淋鸡内金、车前子等药物能促进小结石排出,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
建议结石直径超过8毫米或伴有肾积水时优先考虑西医治疗,中医更适合作为辅助疗法或预防复发手段,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超声。
肾内结石通常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体需根据结石位置、大小、硬度以及患者肾功能综合评估。
1、适应症:体外碎石适合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5-20毫米效果最佳,过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分次碎石或联合其他治疗。
2、禁忌症:孕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肥胖、尿路感染急性期、结石远端尿路梗阻等情况不适合体外碎石治疗。
3、术前准备:需完善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泌尿系CT等检查,治疗前需禁食6小时,必要时需留置双J管预防石街形成。
4、术后处理:术后需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适当运动促进排石,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
建议碎石后配合药物排石治疗,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每日尿量充足,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