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结石碎石后排不出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药物辅助和医疗干预等方式促进排出。结石残留通常与结石体积过大、输尿管狭窄、饮水不足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2、适度运动进行跳跃、爬楼梯等垂直运动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碎石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嵌顿。
3、药物辅助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痉挛疼痛,枸橼酸钾调节尿液酸碱度,均需医生指导使用。
4、医疗干预对于超过6毫米的结石或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要输尿管镜取石或二次体外冲击波碎石,通常伴有腰痛加剧、血尿等症状。
碎石后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进度,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
结石碎石术后需静脉输液主要与预防感染、促进排石、缓解疼痛、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1. 预防感染碎石过程中可能造成泌尿系统黏膜损伤,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可降低肾盂肾炎等并发症概率。
2. 促进排石通过输注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剂增加尿量冲刷碎石,同时使用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碎石排出。
3. 缓解疼痛术后可能出现肾绞痛,静脉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氟比洛芬酯或解痉药山莨菪碱可快速控制疼痛症状。
4. 纠正电解质大量利尿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输注含钾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术后应增加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残留结石移位,出现发热或持续血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