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脱水、炎症反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补液、抗凝治疗、控制原发病等方式干预。
1、妊娠期生理变化妊娠中晚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可生理性升高,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无须特殊治疗。
2、脱水血液浓缩可能导致检测值假性升高。孕妇需保证每日饮水量,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
3、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会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需排查尿路感染等常见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4、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常伴纤维蛋白原升高。需监测血压及尿蛋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严重者需终止妊娠。
建议孕妇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胎膜早破通常无法自行修复。胎膜破裂后可能诱发宫内感染、脐带脱垂、早产等并发症,需根据孕周及胎儿情况采取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
1、期待治疗孕周不足34周且无感染征象时,可卧床休息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同时配合宫缩抑制剂硫酸镁延长孕周。
2、终止妊娠孕周超过34周或出现感染时需终止妊娠,可通过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分娩,避免绒毛膜羊膜炎导致败血症。
3、感染防控破膜后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及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增高时,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
4、胎儿监护持续胎心监护观察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超声评估羊水量及脐动脉血流,发现胎儿窘迫需立即剖宫产。
孕妇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维持羊水生成,出现发热或腹痛需即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