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脚趾骨折消肿后不建议揉搓患处。骨折后局部组织修复需要时间,揉搓可能影响愈合进程或导致二次损伤。
1、影响愈合:揉搓可能干扰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延缓骨痂形成。早期应保持患肢制动,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促进骨愈合药物。
2、加重肿胀:外力揉搓可能刺激毛细血管再次出血,导致肿胀反复。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口服迈之灵片帮助消肿。
3、疼痛风险:新生骨组织较为脆弱,揉搓可能引发疼痛。若出现持续疼痛需复查排除移位,必要时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等镇痛药物。
4、感染隐患:皮肤破损情况下揉搓可能带入细菌。需保持伤口清洁,配合医生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恢复期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足趾屈伸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或局部按摩。
颅底骨折可通过头颈部制动、鼻腔口腔清洁、预防感染、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颅底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头颈部制动使用颈托固定头颈部,避免活动加重损伤,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2、鼻腔口腔清洁禁止填塞或冲洗鼻腔,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血渍,避免用力咳嗽擤鼻。
3、预防感染可能出现脑脊液漏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
4、手术治疗严重骨折伴脑组织压迫或持续脑脊液漏时,需行颅底重建术或脑膜修补术。
绝对卧床休息2-4周,保持环境安静,出现头痛加剧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