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脊柱第12节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避免脊柱负重。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可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
2、支具固定疼痛缓解后佩戴胸腰骶支具3-6个月,限制脊柱活动。支具需贴合体型,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避免肌肉萎缩。
3、药物治疗可能与骨质疏松、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剧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抑制骨吸收,鲑鱼降钙素缓解疼痛,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4、手术治疗可能与椎体塌陷超过50%、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麻木、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可选择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重建稳定性。
康复期需加强腰背肌锻炼,每日进行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补充钙剂与优质蛋白,定期监测骨密度。
活动时膝关节弹响可能由生理性关节腔负压、半月板轻度磨损、韧带松弛、骨关节炎等原因引起,通常无疼痛属正常现象,若伴随疼痛肿胀需就医排查。
1. 生理性弹响:关节腔内气体快速释放产生清脆响声,无红肿疼痛,无须治疗,适当热敷和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
2. 半月板磨损:半月板撕裂或退化导致摩擦音,可能与运动损伤或退行性变有关,表现为弹响伴关节卡顿感,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3. 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引发弹响,常见于运动过度或先天因素,建议加强股四头肌锻炼,严重者可考虑佩戴护膝。
4. 骨关节炎:软骨磨损导致骨面摩擦,多与年龄增长或肥胖相关,典型症状为晨僵和活动痛,需联合物理治疗与药物干预,如玻璃酸钠注射液、洛索洛芬钠片、盐酸葡萄糖胺片等。
日常注意控制体重,避免爬楼梯或深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若弹响持续加重或影响活动应及时就诊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