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多数情况下直径小于6毫米的泌尿系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治疗,主要方法有增加液体摄入、药物扩张输尿管、控制感染、调节尿液酸碱度。
1、增加液体摄入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量冲刷结石,建议家长监督孩子分次饮用温开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不适。
2、药物扩张输尿管盐酸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配合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适用于尿酸结石;双氯芬酸钠栓剂能缓解结石移动引发的绞痛。
3、控制感染合并尿路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感染控制前禁用排石药物,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或排尿疼痛。
4、调节尿液酸碱度尿酸结石需服用枸橼酸钾碱化尿液,胱氨酸结石可用青霉胺调节代谢,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pH值变化。
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肾积水时应及时就诊,服药期间建议低盐饮食并避免菠菜等高草酸食物,适当跳绳运动有助于结石位移。
输尿管结石疼痛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合并感染以及个体耐受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多可自行排出,疼痛持续1-3天;较大结石可能卡顿导致反复绞痛,需医疗干预。
2. 结石位置上段输尿管结石疼痛常向腰背部放射,中下段结石多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位置越低排出时间通常越短。
3. 合并感染继发尿路感染时会加重疼痛并延长病程,需配合抗生素治疗,疼痛可能持续1周以上。
4. 个体差异疼痛敏感者症状更显著,部分患者结石排出后仍有残余隐痛,通常2-3日内逐渐缓解。
建议疼痛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时及时就诊,日常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