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区别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的主要区别在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存在。脂肪肝是肝脏脂肪堆积但无炎症,脂肪性肝炎则伴有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1、病理差异:

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仅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5%,无炎症或肝细胞损伤。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脂肪堆积基础上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炎症细胞浸润,可能伴随纤维化。

2、症状表现:

脂肪肝通常无症状,偶有右上腹隐痛或乏力。脂肪性肝炎可能出现持续肝区不适、黄疸或蜘蛛痣,部分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升高。

3、疾病进展:

单纯性脂肪肝进展缓慢,10%-20%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中15%-25%会在10-2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风险增加5-10倍。

4、诊断标准:

脂肪肝通过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强即可初步诊断。脂肪性肝炎需结合肝活检确认,病理可见小叶炎症、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血液检查中ALT/AST比值常小于1。

3、治疗重点:

脂肪肝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减重5%-10%和运动。脂肪性肝炎需联合药物治疗,如维生素E(α-生育酚)或吡格列酮,晚期纤维化需监测门静脉高压。

建议两类患者均需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和Ω-3脂肪酸。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和血脂,脂肪性肝炎患者每6-12个月需评估纤维化进展。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压和血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检查脂肪肝要空腹吗

检查脂肪肝通常需要空腹,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空腹状态有助于避免食物对肝脏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干扰,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空腹检查通常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数据对诊断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1、空腹要求:空腹检查通常指在检查前8-12小时内不进食,只能少量饮水。这一要求适用于肝功能、血脂和血糖等血液检测项目,因为这些指标在进食后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这些酶的水平在肝脏受损时会升高,空腹检查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血脂检测:血脂水平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尤其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状态下检测血脂可以避免食物中脂肪对结果的干扰,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脂肪肝的风险因素。 4、血糖检测:血糖水平也是脂肪肝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的患者。空腹血糖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参考。 5、影像学检查:部分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也可能要求空腹,尤其是涉及肝脏和胆囊的检查。空腹状态下,胆囊充盈,肝脏结构更清晰,有助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饮食方面,建议在检查前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运动方面,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液指标。护理方面,按照医生要求做好空腹准备,检查后及时补充营养,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不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