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碎石手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体位调整、局部热敷、充分饮水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结石残留、输尿管痉挛、尿路感染、手术创伤等原因引起。
1. 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轻度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阿片类药物,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 体位调整采取半卧位或疼痛侧卧位减轻输尿管压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残留结石移动刺激黏膜,术后24小时内建议卧床休息。
3. 局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或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可帮助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充分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3000毫升,增加尿量冲刷尿路,促进碎石排出,减少结晶沉积,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
术后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发热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复诊,饮食宜清淡并限制高草酸食物,两周内避免提重物及长途颠簸。
输尿管结石手术通常不属于大手术,常见术式有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实际手术风险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基础疾病有关。
1、手术类型: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自然腔道操作,创伤较小;经皮肾镜取石术需建立微小通道,适用于较大结石。
2、影响因素:结石体积超过10毫米或合并肾积水时手术复杂度增加,但多数情况下仍属微创范畴。
3、恢复周期: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1-3天,完全恢复需1-2周,远短于开腹类大手术的康复周期。
4、风险提示:存在输尿管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但发生率较低,严重并发症概率不足5%。
术后建议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