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使用公共洗衣机洗衣服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传染病传播,但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洗衣机清洁程度、衣物污染类型、消毒措施、个人免疫力等。
1、洗衣机清洁程度公共洗衣机内槽可能残留致病微生物,定期高温清洗可降低风险,建议选择带有自洁功能的机型。
2、衣物污染类型沾染体液或分泌物的衣物需单独处理,普通灰尘污染风险较低,血渍、呕吐物等需预先手工清洁。
3、消毒措施添加含氯消毒剂或使用60℃以上热水洗涤能有效灭活多数病原体,阴干衣物不利于微生物灭活。
4、个人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皮肤破损时接触污染衣物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建议贴身衣物手洗,使用公共洗衣机时可添加消毒剂并充分晾晒,免疫功能异常者需加强防护措施。
不流血的伤口接触艾滋病病毒后感染概率极低。艾滋病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皮肤完整无破损时病毒难以侵入。
1. 皮肤屏障作用完整皮肤具有多层角质细胞和皮脂膜,能有效阻隔艾滋病病毒穿透,病毒无法通过物理接触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 病毒存活条件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暴露在空气中会快速失活,干燥环境下不具备传染性,无法通过环境接触传播。
3. 病毒载量要求感染需要足量活性病毒进入体内,日常接触中病毒浓度远低于感染阈值,表皮微小裂痕不会造成有效传播。
4. 特殊暴露情况若伤口存在组织液渗出或近期有活动性出血,理论上存在极低风险,但实际案例罕见,需要专业暴露后评估。
建议接触不明体液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避免用力摩擦皮肤,72小时内可至传染病科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和阻断咨询。